在鹏力超低温的研发团队中,有这样一位工程师——他并非天生耀眼,却以专业和坚持成为团队的标杆;他没有豪言壮语,却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。他,就是朱良友,一位在超低温技术领域默默耕耘的“匠人”。
迎难而上,他是团队里的“定海神针”
高场超导磁体与制冷机的联合测试,是公司近年来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。这项任务涉及多家单位的协作,技术难度高、时间紧迫,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延期。
面对压力,朱良友没有退缩。他白天带领团队进行实验,记录数据;晚上与各方专家开会,分析结果、调整方案。那段时间,他的工作节奏几乎是以“小时”为单位计算的。团队成员回忆道:“有一次凌晨两点,我们还在整理数据,朱工却依然精神专注,他说‘问题不解决,睡也睡不踏实’。”
就这样,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,他从未抱怨一句。最终,项目顺利完成,测试数据远超预期。合作伙伴纷纷竖起大拇指:“有朱工在,我们心里就有底!”
坚守一线,他用行动诠释“客户至上”
去年中秋节,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团圆时光时,朱良友却带着三名新员工,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组装调试一套关键设备。原来,客户临时调整了交付时间,原本半个月的工作量,必须在三天内完成。
“时间紧,但质量不能打折扣。”朱良友带着新人,从系统环境适应性验证到振动测试,再到结构优化,每一步都严格把关。饿了就随便扒两口盒饭,困了就在工位上眯一会儿。三天后,设备如期交付,客户验收时连连称赞:“超低温的工程师,果然靠谱!”
事后,有同事问他:“这么拼,值得吗?”他笑了笑:“既然接了任务,就得对客户负责。再说了,能让新人快速成长,这时间花得值。”
匠心传承,他是团队里的“领路人”
在团队里,朱良友不仅是技术骨干,更是大家眼中的“老师傅”。他总说:“技术要进步,不能只靠一个人。”因此,无论多忙,他都愿意花时间指导新人,分享经验。
有一次,一位新员工在实验中犯了错误,导致数据出现偏差,紧张得不知所措。朱良友没有责备,而是耐心地帮他复盘问题,甚至亲自示范操作流程。他说:“犯错不可怕,关键是要弄明白为什么错,下次才能做得更好。”
在他的带动下,团队形成了“传帮带”的氛围,年轻工程师迅速成长,项目推进效率也大幅提升。
朱良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,但他的故事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的力量。专业、责任、坚持——这三个词,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。
在鹏力超低温,还有许多像朱良友一样的工程师,他们或许不常被提及,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,推动着技术的进步。他们告诉我们:真正的榜样,不在于说了什么,而在于做了什么;不在于站得多高,而在于走得多稳。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“匠人”,你们,才是真正的榜样!